土峪和田峪雪游记

2008-04-15  by Jonathan

 

雪后山村选外景


 

土峪和田峪雪游记

    旧历大寒,晚上飘了一夜的雪。

    次日,我们出于拍摄选景需要,要选一个寂静的小山村,一个乡村小学。恰有中戏的两位小姑娘领路,一行七八人去了鲁中山区的土峪,也叫石头村。

    过了蒲松龄故居,直行几里路,蓦然大雪铺地,寒天冻地,带路的介绍说这里的积雪整个冬天都化不了。曲折前行十几公里,进了田峪,我仿佛回到了上世纪70年代,上得高处,整个小山村傍山而建,与苍茫的覆满雪的山、层次叠峦的民居,以及曲词单调的鼓声、群聚闲聊的三五村民共同构成了上世纪一幅山村画面。如在画中游。

    村里居然有一个文革时期留下的颇为现代的立交桥,依山傍势,建造别致,载重的车辆、牛马车可从桥下通过。自桥上逶迤走过去,便是那座已然废弃的小学校,锈迹斑斑的圆拱铁门,长方形的积雪的小院子,四五间教室,门框上还刻着“忠”字,一切都像回到过去的时光。小山村整体不大,几十户人家,但很有立体感,层次分明,像是江南的一个小村子不小心落在北方,房顶上覆满雪,以及远山的薄雪,一时又飘起雪来,寂静无声,让我们这些从喧嚣的闹市中来的人顿有与世隔绝之感。

    土峪(石头村)比田峪有名,我却不觉得有什么独特之处,倒是听说有个天主教堂,务往一观,果然,其无论规模、大小比我预想的大的多,占地7亩,有153间房,包括主教堂、神父楼、修女院、办公楼、教会初级小学、伙房、磨坊、饲养室等。整个教堂群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:错综复杂。高高低低,构造相当复杂、精致,一看就是国外建筑,主教堂看样子先前是标准的哥特式建筑,但经过战火、文革的破坏,后来又重修的,已经很有“中国特色”了。据说村子里有17%的人信教,而教堂居然有123年历史了,自清光绪年间就由德国、美国神父开始修建,从此在这荒山僻野中开始了他们的传教历程。难以想象,当年的神父如何在这偏僻的小山村建造教堂,艰苦跋涉,听说有先后13位外国神父在此传教呢。这个天主堂,比我去过的附近的周村教区教堂、青岛天主教堂规模都要大的多。

回来后上网查资料,了解了天主教在本地的传入与发展情况。

    不枉此行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联系我们
联系电话

0533-3177668

15653303630

扫一扫加微信